2021年6月,中国能建在行业内率先发布《践行“30•60”战略白皮书》,系统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原则。集团还相继组建了“30•60”研究院、新型储能研究院、绿色民爆研究院,牵头成立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专注于压缩空气储能、氢能、高空风能等技术攻关。
通过多年的积累,中国能建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领域形成了世界领先的设计、建设能力,业务份额约占国内市场的50%。
围绕“双碳”目标,我们从政府端、行业端、国际端、技术端、项目端全方位提供能建方案与服务,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
在政府端,系统打造国家级智库平台、高端研究平台,高标准参编国家级能源、电力和技术创新规划。
在行业端,牵头组建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联盟、新型储能创新联盟、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供应链联盟“四大联盟”,协同打造要素共享、价值共生、聚合裂变的“产业群”“共赢链”“能量场”。
在国际端,中国能建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一批具有能建特色的中国坝、中国电、中国网、中国城、中国路、中国桥,全力服务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在技术端,掌握了高效清洁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智慧交通、零碳城市等领域的一大批成套核心技术。
在项目端,依托全产业链一体化融合发展优势,创新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投建营、海上综合能源、综合交通、城市综合开发“六个一体化”模式,打造了一大批新能源示范项目、能源融合项目。
面向未来,中国能建将全面加快绿色低碳化与数字化“两化”转型,系统打造以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为核心的“三新”能建,持续培育“能源+”“数字+”“绿色低碳+”多维发展模式,创造中国能建成系列的“双碳”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
持续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升级
NBD:去年8月,中国能建牵头成立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为什么要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型储能?中国能建在新型储能技术攻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宋海良: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能够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实现新型储能到2025年步入规模化发展、2030年全面市场化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能源规模不断增大,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需求大幅提升,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等优势逐渐凸显,加快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正在迅速向并跑、领跑迈进,面向世界能源科技竞争,支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机不容发。
新型储能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布局面临重大机遇。
去年,由中国能建牵头,包含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在内的62家单位,共同成立了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致力于打造行业协同发展生命共同体,构建新型储能产业链现代体系,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壮大市场规模实现更大增量发展。
我们致力于推进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以“研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开工建设湖北应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新技术示范项目,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都是世界第一,去年还在山东泰安、甘肃酒泉、辽宁朝阳先后开工了3个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工程。
我国首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开工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此外,中国能建还牵头或参与了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飞轮储能、火电抽汽蓄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储能新技术示范,牵头制定了多项新型储能国家、行业标准,具有较强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目前,我们持续开展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升级,并积极探索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应用。
为推动规划目标高质量落地,我建议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形成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重大共性问题攻关,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推动能源投资开发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出海
NBD:深化国际合作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方面,中国能建有哪些布局?未来对进一步深化国际能源合作有什么规划?
宋海良:在深化国际能源合作上,中国能建不断完善市场布局,在全球设置265个分支机构,覆盖147个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紧密的市场联系。
与此同时,我们加强投资建设,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增进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合作。
此外,中国能建加快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依托技术联盟、战略联盟、市场联盟,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开展主业投资,分享“能建智慧”和“能建方案”。
未来,中国能建将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全力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奋进。
一是发挥横向联合优势,树立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概念,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让能源向智慧调节、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依托中国能建在国际方面建立的技术联盟、新能源国际投资联盟等,加快构建清洁智慧能源发展体系。
二是发挥纵向一体化优势,推动能源发展投资开发、规划咨询设计、建设运营等,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出海,为全球客户提供能源建设“一揽子”解决方案。
三是突出融合发展,我们将加强与区域能源机构的合作,打造能源+交通、能源+大数据、能源+房建示范项目,在一体化新城建设、园区开发等方面,充分集合能源与交通、建筑、数据中心等的融通融合,实现万物互联、百业互通、多业互融。
将在世界范围内打造一批“能源+”示范项目
NBD:央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走出去”,能否请您谈谈中国能建“走出去”的经验?
宋海良:中国能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基础设施投资承包商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走出国门,在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进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国际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回顾中国能建国际业务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必须坚定不移走全球化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识到,企业必须着力推动全球产业向绿色化、融合化、数智化、生态化升级,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牢牢把握市场主动。
为此中国能建以“新能源”引领绿色低碳发展,以“新基建”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以“新产业”构建价值共生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放大“三新”融合发展优势,为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塑造了新动能。
NBD: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能建有何规划?
宋海良: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新的契机和机遇。而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结束之后,国际基建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行业未来在国际”已成大势所趋。
近年来,中国能建大力推进国际业务系统化重塑,突出集团化、一体化、集约化发展,建强国际业务适应性组织,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以“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为重点,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的一大批中国坝、中国电等项目,对拉动当地经济、解决就业难题、改善群众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能建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比如,在印度尼西亚,我们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海外百万千瓦级IPP火电项目爪哇7号电厂;在巴基斯坦,我们参与设计建设了“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卡拉奇核电厂;在非洲,我们正在建设安哥拉凯凯水电站,建成后可满足安哥拉40%以上的供电需求,被誉为“非洲三峡工程”;在南美洲,我们正在建设世界最南端的水电站——阿根廷基赛水电站,建成后将满足150万阿根廷家庭的生活用电。
目前,中国能建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签约额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中位列前五,近5年“一带一路”沿线累计签约超过5000亿元,占我国企业签约比重超过10%。
未来,中国能建将坚持国际业务优先优质协同发展战略不动摇,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达到充分的一体化。
中国能建将继续广泛参与世界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能源+”示范项目,为全球用户提供绿色低碳融合发展的能源建设“一揽子”解决方案,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积极履行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
就新型储能与绿色新型煤电建设提出提案
NBD:您今年带来了哪方面的提案?
宋海良:我以前长期在交通行业工作,现在进入了能源行业,我发现交通与能源之间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我今年带来的第一个提案,就是加快推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
交能融合是建设绿色“交通强国”、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结合点。大力建设绿色公路、绿色轨道交通、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航道,打造交通能源新基建的创新形态,有利于加快交通运输用能的清洁替代与低碳转型,有力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发展前景广阔。
加快推进交能融合发展,需要尽快编制交能融合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建立高效的融合发展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工程示范与经验推广,助力绿色“交通强国”建设。
第二个提案,跟刚刚提到的新型储能相关。
前面提到我国要实现新型储能到2025年步入规模化发展、2030年全面市场化发展。根据初步测算,为满足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目标下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消纳,新型储能装机需求至少约3000万千瓦。
工人在一家企业厂房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为推动规划目标高质量落地,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第三个提案与绿色新型煤电建设有关。
目前我国煤电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占比46%左右,年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约60%。从目前来看,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电源。水电、核电、气电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尚不具备提供可靠保障容量的能力,客观上仍需要煤电发挥托底保障作用。
但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煤电的功能定位将逐步从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应急备用电源转变。
考虑到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将成为必然,电力系统对煤电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亟待进行相应的革新,以高水平利用小时数作为煤电经济性评价基准也难以继续适用。
我建议,煤电亟待科学规划规模布局,集中攻关关键技术,探索创新绿色“新型煤电”,加快煤电转型。
记者|张蕊
编辑|陈旭
统筹编辑|易启江
视觉|邹利
视频|张轶
排版|陈旭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